六首醉美「秋分」诗词,惊艳整个秋天!可作朋友圈文案
在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秋分不仅是季节更迭的标志,更是文人墨客笔下不可或缺的灵感源泉。
今日,让我们一同沉醉于六首醉美的秋分诗词之中,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秋意浓情,让心灵在秋日的静美中得以栖息。
一、《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 元稹(唐)
原文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颻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赏析
元稹的这首《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分时节的风物变换。开篇“琴弹南吕调”,以音乐起兴,既点明了时令,又营造出一种雅致的文化氛围。随后,“风色已高清”一句,直接点出秋分时节的风清气爽,预示着秋日的到来。
“云散飘颻影,雷收振怒声”,通过云影的飘散和雷声的收敛,展现了自然界中阴阳之气的转换,秋分之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天地间的氛围也变得宁静而平和。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秋分节气的特点,即昼夜均分,寒暑平衡,万物皆在此时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状态。
最后,“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以雁南飞的景象收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更寄托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敏锐感知和内心的淡淡惊喜。新雁的到来,仿佛是大自然对秋分节气的最好诠释,让人不禁为这份宁静与美好而心生感慨。
背景信息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咏廿四气诗》是他为二十四节气所写的组诗,每一首都以生动的形象和精炼的语言描绘了节气的特点和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二、《送僧归金山寺》
——马戴(唐)
原文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
赏析
马戴的《送僧归金山寺》以送僧归寺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秋分时节的景致,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氛围。首句“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以金陵山的壮丽景色和急促的蝉鸣开篇,既点明了地点和时令,又烘托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这两句描绘了金山寺的地理位置和归僧渡水的情景,金山寺横跨洲岛之上,归僧在云雾缭绕的水面上缓缓前行,画面充满了神秘和幽静的美感。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夕阳依岸而落,清脆的磬声隔着潮水传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秋日傍晚的美景,更通过声音的传播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最后,“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诗人遥想禅林之下的情景,月光下炉香袅袅升起,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油然而生。整首诗以送僧归寺为线索,将秋分时节的自然景色与禅意文化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背景信息
马戴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但这首《送僧归金山寺》却展现了他对禅意文化的独特感悟和表达。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播地之一。
三、《夜喜贺兰三见访》
—— 贾岛(唐)
原文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赏析
贾岛的《夜喜贺兰三见访》是一首描绘秋分时节与友人相聚的诗歌。首句“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以漏钟的声音和时节的转换开篇,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这两句通过描绘泉水声、松鹤栖息以及风吹散月云等自然景象,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立体感。泉水的潺潺声、松鹤的悠闲姿态以及月光的皎洁明亮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时光。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诗人与友人踏苔而行引发诗兴大发,又枕石而卧畅谈学问,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兴趣爱好,更体现了他们高雅的生活情趣和超脱的精神追求。
最后,“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诗人感叹这样的寻常静谧时光只有友人才能共同享受和体会,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激和珍惜之情。整首诗以秋分时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友人相聚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背景信息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精炼、深邃著称。《夜喜贺兰三见访》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首佳作,展现了他在秋分时节与友人相聚时的喜悦和感慨。贺兰三是贾岛的好友之一,两人常常一起切磋诗艺、共赏美景。
四、《秋风词》
—— 李白(唐)
原文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赏析
李白的《秋风词》以秋风、秋月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开篇“秋风清,秋月明”,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清美景色,为全诗定下了凄清而深情的基调。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通过落叶的聚散和寒鸦的栖息惊飞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凉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不安。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这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和痛苦之情。接下来的“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则通过反复的吟咏和排比的手法将诗人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以秋风秋月为背景以落叶寒鸦为点缀以相思之情为主线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情感真挚而动人。
背景信息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秋风词》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首抒情佳作展现了他在秋夜时分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牵挂。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普遍存在的思乡怀人之情。
五、《秋分日忆用济》
—— 紫静仪(清)
原文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赏析
紫静仪的《秋分日忆用济》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首句“遇节思吾子”,直接点明了诗人在秋分时节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接下来的“吟诗对夕曛”则通过吟诗和观赏夕阳等动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这两句以燕子的离去和秋分的到来为喻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不可避免。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和以文为生的处境。诗人以“逆旅”和“空弹铗”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以文会友的精神风貌。
最后,“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诗人以劝友人早归的口吻结束了全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也寄托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和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朴实而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背景信息
紫静仪是清代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著称。《秋分日忆用济》是她众多作品中的一首佳作展现了她在秋分时节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牵挂。用济是她的友人之一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文学追求。
六、《三用韵十首·屋头明月上》
——杨公远(宋)
原文
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里人千里,相思几度闻。
寒蛩鸣切切,衰草恨纷纷。
欲寄书盈箧,如何雁不闻。
赏析
杨公远的《三用韵十首·屋头明月上》以秋分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开篇“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以明月高悬、秋分再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千里人千里,相思几度闻”,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与亲人相隔千里的无奈和相思之苦。诗人通过“千里”的重复,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和难以逾越的障碍,同时也通过“相思几度闻”的设问,表达了自己对亲人思念之情的频繁和深切。
“寒蛩鸣切切,衰草恨纷纷”,诗人以寒蛩的悲鸣和衰草的凋零为喻,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凉和内心的孤寂。寒蛩的鸣叫声声入耳,如同诗人内心的哀怨;衰草的枯黄和凋零,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欲寄书盈箧,如何雁不闻”,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寄书给远方亲人的愿望,但却又因无法找到传递信息的鸿雁而感到无奈和失落。这里的“雁不闻”不仅指鸿雁的缺席,更象征着诗人与亲人之间沟通的困难和障碍。整首诗以秋分为引子,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牵挂。
背景信息
杨公远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三用韵十首》是他的一组诗歌作品,每一首都以不同的主题和情感展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屋头明月上》作为其中的一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
通过这六首秋分诗词的赏析,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古人对秋分时节的独特感悟和表达,更体会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这些诗词以精炼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秋日的画卷,让我们在品味中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和宁静。
愿我们都能像这些诗人一样,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静谧之地,让心灵在秋日的阳光下得以栖息和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