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顶峰的十五首重阳暮秋诗词
“九”为阳数,天为九重,九九之际,清气上升,登高壮阔,祭天抒怀。
重阳节习俗众多,最普及的大概就是登高。
节日是一种触媒。
登高、登楼对于古人来讲,远眺天地,往往又是感怀之重要场景,加上重阳正值暮秋,天地萧瑟,难免就更让人触景生情。
当然,重阳节的诗词远不止于登高之际。
注:杜甫的《登高》因未明确在重阳节所作,此篇未选,《登高》赏析可以参阅拙作6000字长文《<登高>全方位赏析》
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最朴实纯真的思念
少年成名的王维来到京城很早就独自一人徘徊于长安和洛阳之间,正如那些数不清的读书人一样。当时交通、经济的不发达,几千公里外的他乡完全就是一切都不同的异域。
在这种情况下,年少的王维在重阳节这种触媒之下,于公元716年(开元四年)在他乡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注:这首诗写于哪一年,说法不一。按照《新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上元初卒,年六十一。疾甚,缙在凤翔,作书与别,又遗亲故书数幅,停笔而化。赠秘书监。”
按照这个时间推算,上元初年是公元760年,王维当年六十一岁,那王维出生时间应该是公元699年,这首诗自注“时年十七”,可见当时王维十七岁,那么他十七岁应该是公元716年,所以这首诗写于公元716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最能打动人的,往往是最朴素的,感情的传递也是这样。
“异乡”、“异客”比起“他乡”、“他客”这种孤独、飘零的感觉要更为强烈。古时十七岁的一个人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越是繁华的大都市,越是觉得自己孤零,也许正是这样,在重阳佳节这一天,王维的孤独、担忧等等情感突然都化作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喷薄而出但又化作最朴素的诗句,平淡而感人至深。
后两句别出心裁,不直接写自己的思念,反而写他乡的兄弟们登高怀念自己,更衬托出作者的思念之情。
这种最直接的表达,最朴素的语言,才是最真情的思念,所谓“大巧不工”就是这个道理。
顾璘在《批点唐音》评价道:“真意所发,切实故难。”
张谦宜在《茧斋诗谈》:“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
刘宏煦在《唐诗真趣编》评价道:“从对面说来,己之情自已,此避实击虚法。起二语拙,直是童年之作。”
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空虚寂寞冷
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深闺寂寞的李清照深深思念“负笈远游”已经两年多的丈夫。这一天,时届重九,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这首词把空守闺房的空虚寂寞冷写到了极处,幽而不怨,嗔而不怒,可谓思念悲秋之代表。
全词除了最后一句,都是描写重阳节这一天,女词人的生活细节,本来平常的生活场景,就是因为“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色彩。”这首词词人看到的一切,都是悲凉的,凄婉的,妙在通篇不着一个悲字,但那种幽幽的叹息和凄冷通篇皆是。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评价道:“又《九日》词云‘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
谭莹在《古今词辩》评价道:“绿肥红瘦语嫣然,人比黄花更可怜。若并诗中论位置,易安居士李青莲。”
陈廷焯在《云韶集》评价道:“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
也许这首《醉花阴》就是空虚寂寞冷最含蓄最优雅的表述。
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不甘同病相怜
公元842年(会昌二年)杜牧被外放黄州。
公元844年(会昌四年),杜牧迁任池州。
公元845年(会昌五年),同样不得志的张祜来池州拜会杜牧,正值重阳节,两位同病相怜又惺惺相惜的好友一起登高排忧。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此时的杜牧不是“霜叶红于二月花”那个杜牧了。
虽然是同病相怜,但是诗人的心情却不是悲伤的。至少在诗里,诗人没有表现出悲伤。第一句的秋景也是短短七个字,就是一幅绝佳的江南秋景图。与客登临之后,就是通达的生活态度,佳节既然到来,我们就用迎接佳节的态度来迎接,不要被其他情绪所影响。
虽然好像表现出及时行乐的消极态度,但是诗里却一直隐隐表现出绝不甘于现状,一定会勇于改变,东山再起的人生态度。所以,暂时的不得意完全不用表现出来,及时行乐,未来的人生自然会改变。
本诗看似消极,但是通篇旷达和豪迈的态度和透露出来的不甘消沉闻名于世。
顾璘在《批点唐音》评价道:“此一意下来,近似中唐,盖晚唐之可学者。”
郝敬在《批选唐诗》评价道:“豪爽真率,不用雕饰,可想其人。”
吴汝纶在《桐城吴先生评点唐诗鼓吹》评价道:“此等诗,自杜公外,盖不多见,当为小杜七律中第一。”
四、“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羁旅乡愁
公元668年(总章元年),王勃因写《檄英王鸡文》,被唐高宗逐出长安。
公元670年(咸亨元年),王勃旅居西蜀之时,正值当年重阳。
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天才少年王勃文满天下,位列大名鼎鼎的初唐四杰之首,但是人生旅途并不平坦。
因无妄之灾被逐出长安的王勃,旅居西蜀,这一日重阳节,本来就是客居的自己,却还要在席间来送客人,可谓是雪上加霜。
后边两句是本诗名句,看似普通而又不讲理的一句吐槽,问鸿雁为什么在人已经对南方客居忧伤的时候,偏偏从北方飞来,让人再增羁旅思乡之愁。
看过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辞藻之华丽,再看这首诗,朴实简洁两个极端。却开唐诗绝句借景抒情之先。
周珽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评价道:“写登高旅况,情中想情,境中构境,不求刻画,自觉深微,当与杜审言《渡湘江》诗并美。彼以南窜,欲返无期,觉北流之可羡;此以南留,日久怀旧,惊北飞之搅思。”
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评价道:“初唐七绝,味在酸成之外。‘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
五、“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平淡沧桑
公元758年,刚仓皇逃离安史之乱的杜甫,又因房琯被贬到华洲(今陕西省渭南市)。同年中秋,杜甫赴距华州八十里之外的蓝田,到东山草堂拜访王维的表弟崔兴宗,前后写下了这首《九日蓝田崔氏庄》。
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这首诗深刻的刻画出一个饱经凄凉的老人(此时杜甫46岁,并不老)内心的忧伤和外表的强颜欢笑。
这个时候,杜甫饱经风霜,既不得志,又经战乱之苦,妻儿远在战火他乡,又一路看到战火中,老百姓流离失所,生死别离的惨状。虽然暂时讨了一个小官,很快又因伸张正义而被贬谪。今日,来到古人庄园,参加重阳节集会,此时的杜甫,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和心情?
诗文从细节和诗人自己看到的景象来传达,虽内心极度忧伤忧虑,但还是充满希望。这就是杜甫。
杨伦在《杜诗镜铨》评价道:“二句直下,中具几许曲折(‘老去悲秋’二句下)!结处仍与‘老去悲秋’相应。‘看’字即指茱萸,意更微妙。异乡佳节,写得十分慷慨缠绵。”
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评价道:“此等诗皆生气淋漓,不当专以字句求之。”
六、“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慷慨悲歌
南宋多忧国慷慨之词人。
刘克庄是辛词代表人物,也是当时江湖派代表人物。他一生官至尚书,中书舍人,龙图阁学士,为当时统治者昏庸,朝堂黑暗,收复山河无望而忧愤终生。
南宋的一个重阳节,他登上高楼,阴云漫天,慷慨更甚。
贺新郎·九日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登高登楼慷慨悲歌,例而有之,惟南宋最胜。
重阳节本来是秋高气爽,水天一色的好时节,但就是这一天,词人登楼,阴云密布,斜风细雨。此等景色,哪里还有登楼远眺的兴致,更没有“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情,反而激发了词人满腹的心酸。
最难受的还不是大好河山交于他人之手,而是自己已经年迈,国内的那些读书人也大都是浮夸之辈,哪里还有半分复国的志向?
豪放又低沉。
纪昀评价道:“文体雅洁,较胜其诗,题跋诸篇,尤为独擅。”
陈廷焯在《词则·放歌集》评价道:“悲而壮。南宋有些将才、如此官方、如此士气,而卒不能恢复者,谁之过耶。”
七、“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羁旅思乡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十八岁的纳兰性德出使梭龙(今黑龙江一带)。重阳节正值塞外。
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纳兰词宛转悠扬,意境深远。
这一首词委婉与豪迈共处,婉转处见豪迈,豪迈处又见婉转,境界豪迈,感情细腻,一唱三和。
短短的几十个字里,道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临远思怀,又化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江南暮秋意境。可谓是羁旅诗词中悲而不伤的代表作。
八、“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人生本积极
大儒朱熹重阳节这一日,同样是登高临远,朱熹用自己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隐括了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如果说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确实是无可奈何的旷达,那么朱熹这首词就是东坡式的人生旷达。
儒家思想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更何况还没到完全不可为。
再者,及时是不可为,也不应因此大生消极情绪。人间清风明月,良辰美景,不该辜负,在良辰美景之后,继续理想抱负,才是人间正道。
读此诗正如东坡《前赤壁赋》之意境。
薛瑄在《读书续录》评价道:“气骨豪迈,则俯视苏辛;音节谐和,则仆命秦柳。洗尽千古头巾俗态。”
九、“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战场豪迈
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安史之乱间,岑参奉令征讨叛军,收复长安。同年时值重阳节,在凤翔(今陕西省宝鸡市)的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时未收长安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又是暮秋,战火纷争,长安家园尚未收复。
而此时,战地上的一枝黄花已经悄悄盛开,是战士征袍上的热血染红了它的花蕊,是家人们的思念予已了它金色的思念,是重阳节节日的触媒给了它不同凡响的纪念。
岑参这首诗看似平常,细细读来,自然豪迈。
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评价道:“花发战场,况未休兵、谁能堪此?嘉州《见渭水思秦川》诗云云、亦思乡之作。心随水去,已极写乡思,而此作加倍写法,感叹尤深。”
十、“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秋寄之语
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孟浩然离开长安,辗转襄阳、洛阳江南等地。
又是重阳节,登高怀念老友。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这是一篇节日登高寄友佳作。
诗人已是不惑之年,求功名遇阻,离开长安,此时的他怀才不遇,满腹忧伤,又加上羁旅之愁,值此重阳,登高怀念老友。
全诗一袭诗人写景之风,文清新简洁,意境悠长。
如此美丽有诗意的景色,没有好友同享,自然是憾事。
赏景之际,转眼而又近黄昏,诗人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转眼再看,清秋的山色还是让人逸兴勃发。
杨慎在《升庵诗话》评价道:“《罗浮山记》云:‘望平地树如荠。’自是俊语。梁戴皓诗‘长安树如荠’,用其语也。后人翻之益工,薛道衡诗:‘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孟浩然诗:‘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十一、“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满目凄凉
公元976年(开宝九年),李煜被俘,封陇西公。
同年重阳节,词人登高临远。
谢新恩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雝雝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满目萧瑟,满目凄凉。李后主后期的词和李清照后期的词可以归集一处。只不过一为思国,一为思夫。
加上了李后主的滤镜,所有的风光都染了一层颜色,就是那种薄暮时分,秋景萧瑟,万物衰退的苍凉景色。
这首词除了情景交融之外,写景戛然而止也是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十二、“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触景生秋凉
公元1297年(大德元年),卢挚在湖南任上,正值重阳节,秋风吹起,触景生情。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这首小令其实就是文人佳节重阳,感怀暮秋的随性作品。
红叶、黄花、长天、雁影、月落、远山构成了一幅清冷的秋景图。
洪柏昭评价道:“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作品。景是清冷的秋景,情是淡淡的愁情;虽没有特别的社会意义,但用词铸句,描摹景物,以及酿造情景交融的意境,都颇见艺术功力。”
十三、“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秋日怡然
公元759年(宝应元年),李白被贬谪夜郎(夜郎地域历史可参阅拙作《我从夜郎来》),秋至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正值重阳节。
九日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虽被贬谪千里之外的夜郎,但是经过多半年的行路,李白心情略有好转,这首诗没有那种贬谪后的苦闷和抱怨,反而是清新的暮秋景色,诗人怡然自得的心境,甚至还引用前人大司马桓温曾和他的参军孟嘉登高于龙山的典故,来印证自己不拘小节,旷达的心境。
本诗一反李白常见的夸张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朴素自然,寓意旷达。
李月辉在《名画唐诗佳句欣赏》评价道:“全诗朴素清新,雄浑奔放,挥洒自如,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十四、“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人生苍茫
公元1349年(至正九年),张可久到昆山作幕僚,时值重阳节,诗人登高临远,感性而作。
【双调】折桂令·九日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此小令乃是借景抒情之作。
又是重阳佳节,眼前客人在座,笙歌燕舞,耳热之语,秋风吹透,又不免悲从中来,自己已是七十多岁老人,仍然是幕僚,回头看,去日无多,不免悲凉。
熊笃在《元曲鉴赏辞典》评价道:“善于化用前人故事和名句人曲,而又如盐溶水,不露痕迹,是此曲最突出的一大特色。此外篇法上,在悲情悲景中插入一段乐情乐景作为反衬,使之‘倍增其哀乐’,也是本篇的巧妙之处。”
十五、“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激昂豪迈
1929年6月,毛泽东出席在龙岩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红军的任务、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等问题的正确意见未被接受,原由中共中央指定他担任的前委书记职务被改选他人担任。会后,他离开红四军主要领导岗位,到闽西休养并指导地方工作。
同年重阳节,尚未恢复职务的毛泽东写下了这篇《采桑子》。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节日是触媒,不管是春之清明、夏之端午还是秋之中秋、重阳,还是冬之除夕,古之相应诗词往往以吊古怀今、伤春悲秋之多,少有人生旷达,感怀国家百姓之篇。
毛泽东这首词是在自己低谷期,中国革命尚未明朗之前,一扫前人之登高临远,借景伤情,而是以一种革命大无畏、大胸怀的精神重新谱写了重阳篇章。
一开篇就是“人生易老天难老”,看似感怀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细读之下,却是一种豁达和“只争朝夕”的不服输的精神。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后人有评,类似辛弃疾“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把自己的愁绪寄与“战地黄花”。结合当时背景,不无道理,但笔者更认为这是词人对那些过去之事的解脱,现在只关心大局前景,前边之事已是过往。
后两句道出了词人的胸怀和意境。“寥廓江天”才是词人的真正理想。春花秋月虽然能带动一些情绪,但是毕竟在大胸怀面前,只是春花秋月而已。
中央党校教授胡为雄在《毛泽东诗传》评价道:“‘人生易老’、‘今又重阳’吟罢,却言‘战地黄花分外香’。——虽与辛弃疾词中‘却说天凉好个秋’同出一心境,但把几缕愁绪暗寄予战地黄花,惆怅中也见豪情。毕竟是迎风傲霜的性格。霜天万里、秋风凄厉中,独黄菊馨香,谓秋色胜似春光。”
主席诗词既有人生寥廓,又有春光秋华。他寄情言志,对秋、冬之境界远胜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