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7 08:33:46    


送元二使安西

[ 唐 ]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文本解读: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安西是唐朝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略和骚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这本是一场黯然销魂的深情离别,但是诗句中却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阳关处于河西走廊的西边,在现在的敦煌西南面,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汉代以来,它一直是内地走向西域的通道和军事要塞。“玉门关”外基本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而“阳关”内则完全属于唐朝的领土。在诗人看来,只有将来友人能走出了“阳关”后方才真正表明他是平安回来了,而阳关之外,都是茫茫的戈壁荒漠,人烟稀少,别说故人了,连见个人都很困难。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故当知“安史之乱”暴发后,边兵大量内调,此诗约作于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

我们从元代《阳春白雪集》中大石调《阳关三叠》词中可以发现,古人其实一直就是这样诠释的:“…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


学情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小学的语文生活即将结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80多首古诗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文功底,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如借助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所以这首千古绝句的古诗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零起点,另外对于六年级孩子来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画面是重点,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感悟诗歌意境是难点,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体验,而又不拔高要求,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歌,正确地默写诗歌。

3、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送别诗的特点。

3、通过想象画面,入情入境地感悟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古诗,并入情入境地朗读诗歌。

2、体会作者送别友人的情感,学会珍惜友谊。


教学流程:


一、诵其声:揭示诗题,初读古诗。


1、大家都有过别离的经历,说说分别时的心情。古人离别时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又是如何表达离别之情的呢?

2、教师板书课题《送元二使安西》,学生读课题,了解“使”字意思,并获取相关信息。

3、初读古诗,检查朗读,把握节奏,朗读正确。


二、晓其意:读出画面,体会诗情。


1、出示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找出景物,猜想诗人心情。抓住“浥轻尘”“柳色新”,以及背景资料理解诗人送别之情。


3、聚焦景物渭城、朝雨、客舍、柳色,想象画面,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清晨,渭城的驿道自东向西延伸向远方,一家客舍紧挨着驿道边,客舍周围种着的依依柳树。一场细细的朝雨,湿润了落满尘埃的路面,也洗出了柳树原本青翠的本色。)


4、读诗句,描述诗歌画面,指导朗读。


三、明其志,解析语言,感悟别意。


1、出示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说一说诗句的大意。(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别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阳关之后,就再也难见老朋友了。)


2、这样一个早晨,王维要送朋友到哪里呢?出示地图,了解渭城、阳关、安西的位置。就算好友元二坐上马车也要走半年才能到安西,此次分别路程遥远,一路西去,戈壁荒漠,人烟稀少,再见的日子不知何年何月。千言万语化作一杯杯香醇的美酒,他只能依依不舍对元二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诗句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朋友处境的担心和体贴,包含着漫漫旅途的殷勤祝福。


3、人生自古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此时此刻,你如果就是王维,你端起酒杯,想对即将远行的元二说什么?配乐,小练笔。写下心中的临别赠言。


4、出示相关送别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四、闻其曲:感受别离,传承文化


1、这首诗写出了古今中外每一位送别人的心情,后人为它谱上曲子,作为送别曲广为传唱。因为每次传唱的时候,都将这首诗唱三遍,所以它又叫《阳关三叠》。


2、送别诗表达了我们离别时的情谊,寥寥几句就流露出友人间真挚的情感,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王维,感受送别诗的魅力。播放二胡曲《阳关三叠》,背诵这首古诗。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朝雨新柳 临行劝酒 依依惜别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会写2个生字:舍、君。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设计特色:

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读诗、唱诗,让学生在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反复诵读中,既读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从中感受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知诗人,解题,了解时代背景

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的一首王维的诗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大家还会背吗?一起背给老师听听好不好?

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我们都知道《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思乡诗,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王维的另外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题目),与之前学习的不同的是,它是一首送别诗。

2.首先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回顾作者王维。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之称。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PPT出示)

3.解题。请同学读读诗题,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解“使”?(师:元二,原名元常,因排行第二,因此称为元二。安西,是指唐朝时为了通知边疆而设立的安西都护府。在老师的指点下同学们能说出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4. 那么能书擅画的王维又是怎么送别朋友的呢?我们一起来走进古诗。

二、初读,读准音,读出节奏

1.请大家,自由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要求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注意诗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们读正确。

2.指名读,读准生字、多音字。大家都已经读了,老师听大家都读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舍、朝)

(1)多音字(舍、朝)

(2)诗中读音及意思:舍,古文字(余,单柱、无壁的简易茅屋)(囗,代表村邑),表示村邑中的茅屋。造字本义:村邑中供旅人暂住的简易客店。

朝:造字本义:月落将尽、红日初升的大清早。

3.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好诗歌的节奏,指名读,再指名读。

4.全班读一读。听唱读。

5.那我们学着他的样子,再读读。

6.小结。

三、想象画面,领会诗意,体味别意

过渡:刚才我们从题目中已经知道,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那么王维又是在哪儿送?什么时候送呢?请大家再默读这首诗,并读读课后注释,边读边思考。

(一)学习前两句,领会诗意

1.交流。读懂诗意,体会美景。

在哪儿送呢?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些?什么时候送呢?

你是从诗的哪几句知道的?指名读、再指名读。

刚才我们介绍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那么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物呢?

(1)雨:什么时候的雨?这雨大吗?为什么说是小雨?

(2)客舍

(3)柳树:什么样的柳树?

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朗读

这样的渭城美吗?你喜欢吗?指名读、再指名读。再指名读。男女赛读。(出示春景PPT)

(二)品读后两句,体味别意

过渡:多么美的渭城啊!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个如诗、如画的美景之间,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他又是怎么送别友人的呢?我们读读后两句。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1、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2、浥:润湿。3、客舍:旅馆。4、柳色:柳象征离别。5、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1.体会路途的艰辛

读了这两句, 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齐读。想想在酒席上,他们除了喝酒,还会干嘛?那么王维会说些什么呢?

他们只喝了一杯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干嘛要一杯接一杯地喝?以后还有机会一起喝酒吗?

那么安西又在哪呢?介绍渭城、阳关、安西的位置以及地理关系。(出示唐代地图)

此去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当时阳关以西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想想看,元二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2.创设情境,读出诗情

(1)指导读(引读)指名读、再指名读

(2)如果你是王维,你还会说什么呢?(角色扮演讨论)

(3) 如果你是元二,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3.总结升华

(1)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生齐:西出阳关无故人。

(2)再看看窗外,小雨还在下着,杨柳依依,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别离——师引读 齐读后两句

(3)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师引读 齐读后两句

就这么说呀,喝呀,喝呀,说呀,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这哪还是一杯酒啊,这分明就是——(板书:情)你们感受到了吗?这是一种什么之情?(板书: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来我们一起欣赏现代语言的送别,观赏送别的画面,感受他们的离别情吧!

四、会读,有感情

1.读全诗:(有感情朗读)

赛读(男女生赛读、左右赛读)

齐读:我们一起来送送元二吧!

2.唱诗

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情,千百年来这些文字才被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现在经久不衰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段。

第一遍请同学们仔细地听,一边听一边感受。第二遍,如果你能行,你可以轻轻地跟唱。如果还暂时不行,就边听边学,千万别着急。第三遍,会的,你可以大声跟唱。

五、课外拓展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老师整理了一部分离别诗送给同学们,喜欢的话读一读,比一比,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有兴趣的话,你还可以再搜集一些。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以凝练的语言记录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特点。因此,诗歌中常留下空白之处,给人想象的时空。

想象并非凭空而来,想象依托的是文本。把诗中语言想象成一幅幅现实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想象感受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份爱,那种味。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做到品读诗句过程中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深化语言的感悟。

想象的内容有:

1.景物的想象

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一、两句时,我边朗读边让学生想象,在你的面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初读古诗后,就让学生想象在春天看到的景色:朝雨、柳树、旅馆……想象渭城的景色,与后面安西的满目凄凉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猜想学生在理解安西会遇到困难,于是我就补充安西的图片:漫天黄沙、一望无际的沙漠、荒芜人烟。

2.情感的想象

读《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想象诗人与元二是怎样进行分别的。

在一次次渲染离别时的愁绪,学生的情感渐渐地达到了高潮,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深深体会到到那份浓浓的离别之情了。

想象诗中之画,感悟酒中之情。设计总是比实践更趋于完美。此次上课不足之处有:

1.教学生字,在田字格范写更好。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字要加入教学。

3.上课语速有点快。

4.有问题出示了未收回。

5.加入教师范读会更好。

6.必要时可以拓展有名的送别诗。


师:艺术是相通的,课前老师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歌,想听吗?教师朗诵《别离》。师:这首诗歌没有题目,你能给他加上一个题目吗?生:别离。师:为什么?生:略。师:因为你感到一种深深的什么之情?生:别离。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首送别诗,去感受两个人之间一段深厚的情谊。

解题

教师出示课题:送元二使安西1.节奏。师:自己读一读课题,注意读准节奏。生自由读题。指名读。师:听出她的节奏了吗?他的节奏是生齐读课题。2.远。问:“使”是什么意思?生:出使。师:去哪儿?生:安西。师:安西在哪儿?生:新疆库车县。师:远不远?生:远。师:远就要读得慢一点,把“西”读的长一点。读一读。生齐读。3.亲。师:元二是人名吗?不是,那是什么?生:排行。师:是男子在家中的排行。王维不称呼名字,而称呼排行,能看出王维把元二当什么看待?生:兄弟。师:二人之间的关系特别的?生:亲密。师:元二远去,王维舍不舍得?生:不舍。师:所以语调要?生:低沉一点。生集体读题。

读出诗味

1. 正确流利。生自由读诗。指名读。现场组织评价。2.节奏、平仄。师引导:看来同学们对她的要求还比较高。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诗味。老师给大家两个建议,一是要慢一点,而要注意古诗的节奏。问:老师为什么要写成这样?(二二三的节奏)生:因为七言的节奏是二二三。师:每句第二四七个字,一二声时为平生,读是要拖一拖音,要读得长一些;每句第二四七个字,三四声时为仄声,要读的短促而有力。学生自己练读。指名读。教师指挥全体学生朗读。3.教师吟诵。师:看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想听吗?生:想。教师吟诵。组织学生现场评价。师导:这叫吟诵,平长仄短,依腔行调,想唱歌一样,古人就是这样来读诗的。4. 理解诗意。师:老师把这首诗改成了一首现代诗歌,老师读一句,你能找到相对应的诗句吗?让我们来一起试一试。师生练习。

体味酒中的真意

1. 学生整体感知。师:读诗需要慢慢的读,细细的品,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品,你品出了一种什么滋味?酸甜苦辣咸还是涩?生品读古诗。指名反馈。师导:你品出了什么滋味?从那些字眼儿品出的?谈谈你的感受。读出你自己的感受。2. 聚焦后两句诗。师:自己读一读后两句诗,你读出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师导:王维和元二的情谊深不深?你从哪个字看出来了?生自由回答。师:尽是什么意思?更尽呢?再喝一杯。能看出他们已经喝了?生:很多的酒。师:王维为什么还不停的劝呢?他们合的仅仅是酒吗?生:不是。师:那是什么?生:是情。师:如果你就是王维,此时你想对元二说些什么?课件出示送别诗名句,以供学生参考。师:这些话王维说了没有?生:没有。师:为什么不说呢?生:略。师:此时的语言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师:读。师:但老是觉得王维有好像把这些话又都说了,因问他把要说的话都融在了酒里。元二感受到了没有?生:感受到了。师:一起再读一读后两句,让远而感受的这酒中的真意。生齐读后两句。4.60里相送。师创景:王维这一送就是60余里,王维这一送就是一整天,王维这一送就由长安送到了渭城,王维多么不想... ...;王维多么不愿... ...;王维多么不忍... ...;王维多么想... ...,只能一杯一杯的相劝,哪怕与元二能多聚一分一秒也好。来,让我们再来劝一劝元二吧。生再读后两句。

体味景语

1. 想象景象。师导:王维的诗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同学们读一读前两句,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畅所欲言。师导:这是哪个季节?你从哪儿看出来了?一提到春天,你想到了什么?想到了那些诗句?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自己的这种感受来。生自由回答。师:我们眼前浮现的画面可能是这样的。教师出示春天风光图片。师:但安西又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对比图片。师:此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还觉得这春光美好吗?师:凄凉。师:读出自己的这种感受。生带情朗读。2. 杨柳依依。师:这柳色是... ...出示带柳的送别诗。师:王维是多么希望这柳色能留下元二。来,让我们一起来留一留元二吧。生齐读一二句。3. 远行之远之艰。师:元二即将踏上的又是一条怎样的道路?课件出示地理图。师:渭城到阳关有两千多里路,阳关到安西还要有四千多里路,由渭城到安西要走半年多的时间,这是一条怎样的路?生:遥远。师:这是元二即将踏上的路。课件出示沙漠图和“十日过沙碛”古诗。师:这是一条怎样的路?生:艰险。师:你有读出了王维对元二的一份什么?生:担忧。师:读出这份担忧来。生朗读。4“西出”二解。出示地理图。师:自古对“西出”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向西出发,由渭城向安西出发;另一种解释是从西边出发,从安西出发。当元二从安西凯旋回来时,王维又在哪儿呢?此一别几年后王维就去世了,此一别成了生离死别。垂暮老人的王维想到自己将再也不能见到元二了,再也不能和元二喝酒了。出示课件。师:王维是在送元二,更是让元二来送自己。来,一起送一送王维吧。生有感情朗读。师:当元二终于完成了出使任务,凯旋归来,来到这渭城,来到这客舍,等来的不是好友王维,而是王维早已过世的噩耗,杨柳依依,但物是人非,想起当年王维相送的场景,耳边又传来了那熟悉的旋律。教师吟诵《送元二使安西》。师:一起读。4. 进入意境。师播放《阳关三叠》。师:闭上眼睛,你把哪些画面留在了自己的脑海里?指名说。师:带着自己的画面,带着自己的情感,在朗读声中结束我们这一课。生朗读。

相关文章